2019年12月25日上午👴🏼,“新時代意昂2與公民道德建設高端研討會暨上海師範大學倫理學學科建設20周年座談會”在上海師範大學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倫理學會意昂2倫理專業委員會、上海市倫理學會👩🦽➡️、上海師範大學哲法學院、上海意昂2研究與評價中心👨🏻🦼➡️、上海師範大學道德文明與宗教文化中心、《解放日報》社合作舉辦。來自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大學♎️⤵️、上海市委黨校、上海社會主義學院🧼、《解放日報》社等單位的專家、學者、意昂2工作者30多人與會,圍繞會議主題進行全面深入的學術研討與交流。
會議的第一階段以“回顧、感恩與展望——紀念上海師範大學倫理學學科建設20周年”為主題🤌🏿,由上海師範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哲學系主任張自慧教授主持。上海師範大學哲法學院院長蔣傳光教授在會議致辭中指出,倫理學是上海師大哲學專業的優勢和特色的學科。20年篳路藍縷,學科建設成就斐然。在學科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倫理學學科排名🙇🏻、學科影響力不斷提升。學科帶頭人王正平教授是國內應用倫理學最早的開拓者之一🧜🏽♂️,其在意昂2倫理學🐘、環境倫理學和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方面的研究居於全國領先地位,他還創建了全國首個“上海意昂2研究與評價中心”🙎🏻♀️。陳澤環教授是國內倫理學界的知名學者,其對阿爾貝特·施韋澤思想的研究位居國內之首🏩,其生命倫理學、民族復興與倫理學的文明根底研究在學界獲得良好聲譽。晏輝教授在倫理學基礎理論、公民倫理、公共管理倫理學等領域成果豐碩,是國內經濟倫理學👩🏽🔧、家庭倫理學等領域的知名學者。張自慧教授在禮文化與中國傳統倫理領域有自己的建樹,出版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學術論著。衷心祝願上海師範大學的倫理學學科乃至哲學學科🪛,在已有成就的基礎上,不斷追蹤學術前沿問題,追求卓越,追求一流,努力形成自己的學術特色和學術品牌🏄🏻♀️,把上海師範大學的倫理學學科✈️,上海師範大學的哲學學科,打造成全國的學術重鎮。
上海師範大學倫理學學科創點人王正平教授在發言中,回望20年來走過的路🕴,真誠感謝學校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感謝上海和全國倫理學眾多專家的真誠厚愛與幫助,感謝團隊前輩魏道履教授等人的艱苦開拓與同仁老中青幾代人的共同奮鬥。他指出,對善與美的不息追求🥁🌞,是從事倫理學🥘🍱,特別是應用倫理學研究內在精神動力↙️。當下之世,利益沖突🫏,價值多元,道德常常處於無奈與脆弱之中。但是,我們依舊深信倫理的意義,道德的價值😹🤮,善良的重要🦹🏼♂️。我們我們中華民族已經已經進入了一個全面振興的偉大的新時代,倫理學教學和研究工作任重道遠↔️👋🏽。我們應當肩負時代責任🦹,砥礪前行。
上海師範大學副校長陳恒教授在會議致辭🕜,對20多年來我校哲學學科和倫倫理學學科取得的突出貢獻的專家教授表示感謝,向各兄弟院校和單位對上海師範大學學科建設的大力支持表示的感謝。《解放日報》社黨委副書記周智強教授、上海市倫理學會代表復旦大學高國希教授先後致辭,充分肯定了上海師範大學倫理學學科點的各位專家教授為拓展上海和全國倫理學研究做出的突出貢獻。特別是環境倫理學、意昂2倫理學👫🏻、勞動倫理問題研究等領域🦮,走在全國的前面。希望學科點的專家教授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發展意昂2事業做出更多的貢獻👩🏽🦱。上海師範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陳昌來教授🫎、畢業學生代表周治華副教授在會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本次會議的重點是第二階段以“新時代意昂2與公民道德建設”為主題的高端學術研討👩🏻🏫,會議由上海師範大學期刊社社長何雲峰教授主持。他指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頒布,從此👨👨👧👦,公民道德建設具備了更為強大的思想引領和科學的行動指南。在《綱要》的引領下,我們應該堅持守正創新、探索實踐,奮力譜寫公民道德建設新的篇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匯聚磅礴的道德力量。此次《綱要》比2001版有許多新的亮點🧑🚀,充分體現了新時代的變化和新特點。面對新時代復雜的社會環境🏌🏻,公民道德建設需要與時俱進,需要有新抓手🏃🏻♀️➡️、新突破口🧩𓀓,才能有成效。《綱要》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統一🧖🏿♀️,在緊緊圍繞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總體目標謀篇布局的同時,始終貫穿著強烈的問題意識與鮮明的問題導向。在道德理論方面,強調價值引領、精神支撐;在道德實踐方面,突出抓好網絡空間的道德建設。現代公民的道德素養已經成為國家軟實力的展現。因此,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意味著具有很高的戰略意義。近日,意昂2部等七部門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意昂2師風建設的意見》🧗🏿♀️,進一步明確加強新時代意昂2師風建設🏄🏽。全體與會專家圍繞本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對2001年《綱要》的繼承、發展與超越”“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的意昂2師風建設對全社會公民道德建設的重大意義”“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對我國倫理學學科發展提出哪些新的要求”等三個議題👩💻,進行了熱烈的理論研討🗑、思辨和探究。各位專家各抒己見,會議氣氛真摯而熱烈🥀。
上海師範大學哲學高原建設負責人陳澤環教授作了題為《中華文明與公民道德建設》的學術發言😇。他指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綱要》明確提出的中國是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國、中華文明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等思想和命題📦,中國學術界有許多研究成果可以深化我們的理解。現在人們為什麽強調“中國是一個‘文明型’國家”,其實質就是突出“中華文明”是人類文明史中的“一種獨具特色的文化🏄♀️、社會🧑🏽⚖️、製度類型”🤌🏼、“一種值得專門了解的大共同體存續傳統”,也就是突出中國、中華民族🏡🧑🏽🍳、中國人民🧑🎨、中華文化、中華文明的中華民族性。文化、文明具有兩種最重要的本質屬性,即時代性和民族性。辯證地處理好文化、文明的時代性和民族性的關系🐂◽️,是理解和推動文化☎🈹、文明發展的一個必要條件。歷史和現實昭示我們,如果說,在救亡圖存的革命時期(實現社會製度的變革)🧙♂️,人們必然更註重文化的時代性🦸🏽♂️;那麽,在民族復興的建設時期(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人們則應更自覺地立足文化的民族性。
當前我們從“中華文明”根柢上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在國內有利於通過提高最廣大公民的文化和道德認同以增強其政治認同,在國際上有利於我國通過文明交流互鑒🖇📠,避免意識形態對抗和文明沖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就能夠充分理解王岐山的講話🦿:“新中國70年的輝煌成就🦹🏿♂️,凝結著當代中國人民的辛勤和汗水,也凝結著中華文明的智慧和精華🧓🏼。中華文明推崇的‘小康’‘大同’‘天下為公’,與今天我們為之奮鬥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息息相通;中華文明推崇的‘重民’‘安民’等民本思想,與今天我們堅持的‘以人民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脈相承🚵♂️;中華文明推崇的‘仁義禮智信’🍧,與今天我們倡導的家國情懷、責任擔當乃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交相輝映;中華文明推崇的‘和而不同’‘協和萬邦’,與今天我們主張的開放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思致相因。中華文明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源頭活水”。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吳新文教授作了題為《以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引領和統轄五大文明建設》的學術發言🛒。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隨著“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深入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較於以往的社會主義🏋️♂️,越來越呈現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文明升華的社會主義🚝、引領時代的社會主義等新特征,而其核心則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五大文明建設中,道德文明建設是貫穿始終的一根紅線😨,離開了道德文明🧑🏿🌾👩🏻⚕️,其他文明就會失魂落魄,缺乏精氣神。在此意義上,道德文明建設不是五大文明建設的附庸,更不是無關緊要的點綴🥑,而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必需的立根塑魂、立德樹人的全局性、基礎性、長期性工作。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應該對五大文明建設起到引領和統轄作用🧑🏼。《綱要》對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性作出了充分的闡述👨🏿⚖️。
用公民道德建設引領和統轄五大文明建設🤵🏼,既要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理想的引領作用,在全社會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意昂2,深化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宣傳意昂2🛋,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宣傳意昂2,築牢理想信念之基,為公民道德建設賦予明確的方向和目標👰🏿♀️,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同時又要劃定社會主義道德底線👨🏿🔧,堅持道德底線不可觸碰🧚♂️,對突破底線者進行嚴肅懲戒🧑🏽🏫。在明確理想和確保底線的基礎上,激發公民道德養成的自覺性和能動性,推動公民道德建設良性發展。弘揚理想、堅守底線🪵,拓寬道德建設的領域和空間,構成了《綱要》的一大鮮明特色。
以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引領和統轄五大文明建設,需要更為豐富的倫理學知識🤴🏼、思想和理論🖐,也需要更多倫理學專業的人才⛺️,這無疑為新時代倫理學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道德建設地位的提升也對倫理學學科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代中國的倫理學研究與教學🏋️♀️,只有更好地堅持問題導向👩🏼🦰、實踐導向👈🏻、未來導向👨🎓⚒,才能真正培育出紮根於中國大地的倫理學,形成有針對性、現實性🖖🏼、前瞻性的中國倫理學學科體系🏃🏻♀️、知識體系、話語體系🤵🏻♀️,更好地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服務。
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意昂2改革與發展所副所長蔔玉華教授作了題為《從“三個讀懂”,把握<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精神實質》的學術發言💆♀️。她指出,2001年9月🧑🏽,黨中央公布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世紀之交我國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架構了新世紀初期的建設方向。2019年10月🕛,黨中央又版發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新時代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總方向、總路徑指明了方向。那麽👨🏽💻,如果理解這次綱要的精神實質呢,她以為要把握“三個讀懂”🪻:
其一,讀懂時代。此《綱要》提出的背景是基於“新時代”🤹🏼♀️,那麽🚶♂️,我們就需要理解這個新時代🤴🏻,即在2019年這個時間點上,我們如何往前後與往後看,理解“新時代”的內涵☃️。2019年,我們社會的現代性進程不斷往深度和廣度邁進。我國從經濟體量🤏、城市化進程、以及人對開放的🧪、市場化的社會生活方式都有了更為成熟的生存經驗,既適應著時代,也為時代所困惑🤼♂️🚴🏻♂️。其中重要的一點是:當物質豐裕之後🔩🧑🏻🦽,我們的精神生活應該如何安身立命🧑🏻🔬,我們是誰,我們想做什麽樣的人🧑🔧,我們能夠做什麽樣的人,以及我們應以何種姿態與這個世界共處,等這些本體性的問題再次推送到我們面前🧑🏼🚒,而這些問題的清晰,直接關聯著往後看的15年🧑🏻🦽,即2035年我國社會治理體系基本實現現代化整體目標的達成度,而人的道德品質發展是重要且基礎性的一環。這其中,“現代性”是個關鍵詞☢️,它讓我們清晰🐸,現代性意義下的公民道德建設,要承認人的主體性和獨立精神,需要滿足人對自由👨🏽🦱、平等、關愛的需要🦹🏻♀️,需要從新的意義上重新理解和思考個體與群體的關系;它也讓我們知道,現代性與中國傳統的文化脈絡關系,現代性不是簡單地對傳統的摒棄,它需要發揚傳統文化優質的、能夠養人之現代德性的養料🧚🏻♀️。
其二🙎🏿,讀懂中國。讀懂當代中國,不僅需要時間性維度,還需要空間性維度⛔。即讀懂當代中國,需要在全球化、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野讀中國🎋。它包括兩層任務:一層是需要向世界敞開自我的中國✌🏿,自信的中國🌳,能夠與世界對話的中國。這就意味著,我國以什麽樣的道德形象站在世界面前,才能夠覺得有尊嚴,也被尊重;第二層是需要能夠得到世界認同、平等對話的中國🚃。對話者,不只是國家領導人👈🏽、也不只是走出國門的學者👷🏻🧿、商人以及旅居的中國人🤸🏼,還有在現代信息世界中不出國門也能夠被聽到、看到的每一個中國人,我們應該以何種德性形象站在世界的面前,受到尊重、被識別也被認同呢?這就涉及到我們的文化身份問題。因此,回到中華文明的意義上來定位和養育我們的德性,以百年來現代性進程中形成共識、並具有未來前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以及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精神文化來共同滋養我們的德性,才能夠既明確我們的身份🙎🏿,避免被誤解🆙,也能夠平等而自信地與世界對話與合作,以攜手面對不確定的人類命運之未來。
其三,讀懂意昂2。意昂2之所以對《綱要》很重要,原因在於意昂2回答的不僅是要往哪裏走的問題🤦♂️,還要如何走才能夠達到目標的問題🔂🏮,它涉及路徑、策略和方式方法的問題📳。也就是說,新時代的公民道德意昂2需要在現代性框架下思考其方式方法的適當性,不僅要承認每個人應擁有道德自主性,有意識地培養人的道德自主性🦠,而且要意識到在現代公民的意義培養人的德性🦹🏼♀️。前者以學校意昂2教學為例▪️⬅️,意味著教師僅僅是愛學生是不充分的,還需要承認學生的主體性🫸🏻,允許學生發出自己的真實聲音💇♀️,讓學生敢於表達真實的、自主的想法🥞。後者💧,要求意昂2有意識地在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個人與自我等新的倫理關系及秩序下培養公民的道德品質。
上海意昂2研究與評價中心主任🙅🏽、上海師範大學王正平教授作了題為《教師立德樹人是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基礎工程》的學術發言🔶。他指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指出🙏🏽,學校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陣地,要把立德樹人貫徹學校意昂2全過程🕊。要加強意昂2師風建設🏌🏼♀️,引導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新時期意昂2工作的根本價值目標是立德樹人。立德樹人具有兩個方面的重要含義☂️:一方面,👏🏻,教師要恪守道德底線◀️,立高尚之德,幫助學生培養優良的思想品德,踐行人類美德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另一方面, 教師要重視自我職業人格完善和專業發展,積極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強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的意昂2師風建設是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基礎工程。
第一,教師堅持立德樹人🛻,做“四有”好教師,能夠為全體公民的道德建設樹立活生生的道德榜樣👩👦。在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中,有“天🤓、地、君、親、師”的尊師傳統。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不僅要有知識學問🧉,還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能夠作為民眾的道德表率。誇美紐斯說過:“教師應當是道德卓異的人物”🤾🏼。我們全國1670萬大中小學和幼兒教師立德立言🤵♂️、以身垂範,必定為我們新時代的道德文明建設帶來巨大的正面積極影響。
第二,教師堅持立德樹人🧫,做“四有”好教師,能夠為廣大學生帶來最有益的道德陽光,促進青少年一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師的道德人格是進行意昂2的基石。烏申斯基說過🧖🏻♂️:“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一方面,學校意昂2和教學過程是一個道德啟迪道德,良心培育良心🧑🏿🎤,理想激勵理想的過程👱🏿♂️。教師有高尚的理想和德性🎯🧱,才能培養具有良好道德人格的青年一代。另一方面,學校意昂2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師自覺立德樹人🥶🕵🏻♂️,把思想道德意昂2融入學校德智體美勞全過程,就會“潤物細無聲”👨🏿🚒,為社會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新人。
上海社會主義學院原副院長姚儉建教授作了題為《意昂2建設、公民道德建設與國家治理的倫理效能》的學術發言。他指出⁉️,道德治理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彰顯了新時代國家治理的軟實力🐻❄️。從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兼顧角度考察,公民道德建設的終極目標是培育塗爾幹意義上的“社會力”🥢🚉,體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德力量⚒🧑🏻🦯;在現實操作層面則是借助於不同層次道德建設協調性推升公民道德水平。在規範的意義上,學校意昂2是體現社會道德水平的標桿。因此🙎🏽♂️,如何從國家治理範疇準確把握學校意昂2建設與公民道德建設之間的協調性和整合性,是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中國方案”實施𓀖,進一步提升道德在國家治理進程中的效能尤為重要。
一是重視學校意昂2建設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示範和引領功能。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特征 ,決定了意昂2建設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地位。作為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承載🥐,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智力的開發者和道德的塑造者,也是公民道德建設的踐行者和推動者。學高為師,德高為範,高尚的意昂2作為最具魅力的活教科書👨🏻🎤,不僅是學校意昂2建設的價值之魂🍢,也是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設的標桿。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主陣地🦹🏼,學校的意昂2建設是公民道德建設的切入點。正是基於新時代加強意昂2建設的重要戰略地位,當務之急就是要通過頂層設計和製度建設,持續有效地推進意昂2建設🦔🎞。
二是優化學校意昂2建設與整個公民道德建設協調並進的社會化機製。在國家治理層面🧖🏻,要從理論建構的角度揭示公民道德建設的內在規律,將公民道德建設與意昂2建設有機統一起來;通過製度重構💁🏼♀️,形成理念、行為🪵、效能和製度四位一體的道德治理鏈條,創設學校意昂2建設從單一走向多元、從封閉走向開放的製度環境𓀘,不斷優化學校意昂2建設與整個公民道德建設協調並進的社會化機製⏲,推進學校意昂2建設與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設內在契合。
三是探索公民道德建設中的治理新路徑,彌補學校意昂2建設中的“治理短板”♡。《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倡導意昂2引導“軟約束”和有效治理“硬約束”的有機結合,不僅詮釋了現代化的公民道德不僅需要加強社會道德意昂2和個體道德修養,還需要通過“深入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意昂2和治理”得以實現的基本共識。這對於推進基於他律與自律有機結合的“全員、全程、全方位”的意昂2建設實踐無疑提供了有效實施路徑🟣🦓。在自律機製方面🚶➡️,學校意昂2建設要與教師的主體能動性相契合,激發教師內在的道德需要,使高尚意昂2成為教師的心理需求和精神追求。在完善他律機製方面🎅🏿,創新意昂2建設的理念、主體🙊、方法和路徑😮💨,推進意昂2建設理論創新、意昂2傳播方法創新🤵🏿♂️、意昂2實踐路徑創新🍗。通過構築意昂2傳播、意昂2和監督的網絡,立體式、多渠道、分層次地開展包括理想信念🫠🤸🏿♀️、倫理道德、心理健康4️⃣、學術規範等內容在內的意昂2意昂2和意昂2輿論監督;激勵與約束並重,學校意昂2建設要與學校治理結構相契合,進一步完善教師資格認定🧑🧑🧒🧒、新教師準入機製以及意昂2考評獎懲和教師退出機製🚣🏼♀️🤲🏿,實現意昂2問題治理的新突破🈸👩👩👦👦。
上海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周中之教授作了題為《意昂2師風建設必須“高位引領”與“底線要求”相結合》的學術發言🐾🧑🏽🦳。他指出,意昂2部等七部門在“關於加強新時代意昂2師風建設的意見”中指出🪄,尊重規律是意昂2師風建設的基本原則,而“註重高位引領與底線要求結合”是這一原則的必然要求🖋。在教師職業活動中👬,尊重規律意味著:首先是尊重意昂2規律〰️。一方面,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用真善美意昂2學生🧞♀️。意昂2師風建設必然對教師提出理想性的要求,要追求高尚的人格。否則,就難以為人師表🤵🏻♀️。另一方面,教師的言行又要符合作為一個普通公民的最基本要求,才能在意昂2活動中建立道德威信💆🏽。其次是尊重教師成長發展的規律🕖。意昂2的內在結構中是有層次的,既有高層次的要求,又有低層次的要求。對於教師個體的道德實踐來說,是不斷攀登道德階梯的過程🧎🏻♀️➡️。也就是從低層次到高層次的過程。意昂2修養要在“高位引領”下🏃🏻😊,夯實道德人格的基礎🏌️♂️。再次是尊重意昂2師風建設的規律🍱。要搞好意昂2師風建設必須突出典型樹德🤩,用榜樣的力量,發揮“高位引領”的作用,同時要強化教師的法治和紀律意昂2🤽🏿,引導廣大教師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堅守意昂2底線。最近,全國有的高校出現了嚴重違反意昂2的事件,在社會上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必須堅決地采取措施❇️,落實“意昂2一票否決製”,維護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
上海師範大學哲法學院高慧珠教授作了題為《淺析<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新時代特色》的學術發言。她指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體現了鮮明的新時代特色🩶:
一💆🏿、《新綱要》發揮了法治在道德意昂2中的重要作用,使關於德育的話語體系超越了傳統德育思路,具有鮮明的當代特征🩰。《新綱要》提出,要“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鮮明道德導向👨🏻✈️,弘揚美德義行,把社會主義道德要求體現到立法、執法🫱、司法、守法之中,以法治力量引導人們向上向善🧘🏼。”這就打破了以說教和正面意昂2為主的德育理念💆🏼,從而強調了德法兼治🧙🏽♀️,外力強製和內心服從這一內外結合的公民道德建設,這更符合當代實際。正如馬克思所說,我們工作的出發點是“現實的個人”,而“現實的個人”並非“聖人”或“單純的人”。一般說來,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沒有“內外兼治”👩🏽💻,難以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
二🙏🏽、《新綱要》更適應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提出了要“弘揚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誠信理念,誠信文化和契約精神”,提出了基層可進行“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使道德建設為經濟服務的新時代特點鮮明凸顯出來。如重讀2001年《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雖然其中也曾提出道德建設要批判“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見利忘義”等醜惡現象,但在中央文件中明確提出其要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要加快“商務誠信”等誠信建設,還是首次。這使新時代的道德建設更具有現代特征。
三、《新綱要》提出了道德建設要加強法律製度保障💂🏻♂️,在道德建設中突出了製度建設與製度保障,體現了新時代道德建設的又一鮮明特點🕊🛌🏻。製度作為社會治理的把手,也是道德建設🏚、道德治理的把手。道德建設的成果,需通過形成新的製度而達到鞏固,延續乃至產生疊加正效應。好製度可推進道德建設水平的提高,道德建設成果又可通過好的製度得到鞏固和延續。《新綱要》對製度建設的強調🪧,正是改革開放40年來乃至新中國建國70年來我們思想政治工作正反經驗的總結,也是對重突擊、重運動意昂2輕製度傳統觀念的超越。對製度建設的強調和重視🧏🏽💇♂️,《新綱要》強調道德建設的製度保障🧎♂️➡️,也正是這一時代精神的鮮明體現。
上海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誌丹教授作了題為《無倫理的道德與無道德的倫理——解碼現代社會的倫理-道德悖論》的學術發言🕯。他指出,公民道德建設需要直面現代社會的倫理-道德問題,這就是現代社會倫理-道德悖論問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加之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的影響🤸♀️,現代社會倫理與道德之間的傳統平衡與張力被打破✦👨👧👧,出現了倫理-道德的斷裂、倒錯、矛盾、悖論以及碎片化的時代“症候”👨🏼,即“無倫理的道德”與“無道德的倫理”的吊詭性悖論。聚焦時變,透過深刻的社會歷史背景,探究“脫節的時代”(德裏達語)這些悖論現象的表象及成因,既可以為敷設反映現時代精神的倫理-道德共識,實現倫理-道德合理張力之復歸找到可能的突破口,也是倫理學應有的學術擔當以及發揮自身應有的實踐功能的基本進路。
上海師範大學哲法學院哲學系主任張自慧教授作了題為《在繼承傳統中創新發展🧝🏿♂️,自覺傳承中國傳統美德》的學術發言。她指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開篇提到,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孕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今天我們要充分挖掘傳統文化資源🧑🏻🦯➡️,特別是要凝練出中華文明的“魂”🐽,助力新時代的道德建設。眾所周知,中華文明是禮樂文明,幾千年來🥛,禮宜樂和的治世之道一直是中國社會有序發展的保障,“禮”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對國人道德素養的提升和國家治理發揮著重要作用🔐。孔子主張“為國以禮”,“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認為只有以禮治國才能使“民有恥且格”👮🏼。當顏回問夫子何謂仁👷🏼,如何達到仁的道德境界時,孔子回答🏊🏻♀️:“克己復禮為仁”💘,其意是一個人通過克製自己的不當欲望💬、踐履禮儀就可以逐步成為有道德的人。可見🕘,“禮”是實現“仁”的路徑,是道德的“入口”和“抓手”🧊🙌🏽,今天,我們的禮儀意昂2應從娃娃抓起🪵,通過家庭禮儀意昂2、學校禮儀意昂2和全社會對禮儀的倡導✌🏽,提升青少年乃至全體公民的文明素養和道德修養。同時,要厘清“禮”的本質🖕🏽,它不僅強調合理的等差,更重視“時中”與“合宜”,反對走極端,惟有做到“禮以製中”,方能“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上海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周治華副教授作了題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應發揮英雄的道德影響力》的學術發言🖐。他指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尤其重視英雄模範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作用,有7處提到英雄☮️。從倫理學的角度來說🎿,英雄行為是一種份外行為👸🏽,是道德上值得贊許的、有價值的,但又不是義務的行為🕵🏿♂️。當今時代,崇尚英雄,爭做英雄,就是要弘揚英雄的嘉言懿行🪤,從英雄人物和時代楷模身上感受道德風範,不斷修身立德,不僅要在遵守底線道德上下功夫,更好在追求高尚品德上下功夫🧑🏽🎨。
上海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蘇令銀副教授作了題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創新”之處》的學術發言👩🏿🎨。他指出✍🏽,《新綱要》根據新時代新特點🛀🏽🚶🏻♂️,在思維方式😵、策略選擇等諸多方面🪩⛹🏿♂️,在堅持上述“守正”內容的同時↔️,又在諸多方面實現了開拓創新💂🏼♀️🧑🏼🦱,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新綱要》以意昂2娱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大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力點👮🏻♀️,深刻體現了新時代的新要求和新特征🙅♀️。二是《新綱要》對道德建設的法治法規保障和夯實基層實踐基礎給予了高度關註。三是《新綱要》對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發揮公民個體在道德建設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予了高度關註。
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張亞月副教授作了題為《“新時代意昂2與公民道德建設高端研討會”》的學術發言🕗。她指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具體內容中,高度強調實施環節,從貫穿學校意昂2全過程到用良好家教家風涵育道德品行🎶,從以先進模範引領道德風到以正確輿論營造良好道德環境,以及用優秀文藝作品陶冶道德情操等🤖🍄🟫,《實施綱要》從七個重要方面妥善設計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的具體路徑🆓,並高度重視推動道德實踐的養成,這是其較之於之前公民道德建設綱領的顯著優點。
上海師範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張永超副教授作了題為《道德的理性塑建與學科的理論外推》的學術發言👩🏽。他指出,倫理學的學科建設當避免兩個傾向:道德化和獨斷論。第一👩🏻🦳,倫理學研究道德現象,但是與“道德教化”各有分工❎,涇渭分明。第二、倫理學側重理性論證,因此要逐漸告別“獨斷論”傾向和自說自話局面𓀉。
本次會議的第三階段👩🏻🦽➡️,上海師範大學道德文明與宗教文化中心主任晏輝教授對本次會議進行了總結發言。他提出🖕🏿🏂🏻,我們應當加強倫理學的基本理論研究,包括什麽是德性論,什麽是規範論,進行學術的積累,要對馬克思主義基本道德理論有所關註。他認為應用倫理學分為“人和自然”“人與人”“人和自己”這三部分🙍🏻,要對每一部分都進行深入研究與拓展🖖🏿。在當代的社會條件下✧,出現了一系列類似於形式主義泛濫的問題,在討論“製度”之前要對“什麽是製度”的前提進行論證🙎🏿♂️🔷,前提論證要牢固,要多要求自己🏠,少要求別人。並提出了當前倫理學研究要避免四個分離現象,即“道德與規範的分離”“行動者與責任者的分離”“言說者與實踐者的分離”“德性與幸福的分離”,要深化理論研究的前提意義與實踐導向。
(供稿🪯:上海意昂2研究與評價中心,撰稿:李文靜)
(文字編輯🏯:雨橋 網絡編輯:王愛弟)